《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双月科技期刊(CN 44—1671/R,ISSN 1674-8468),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原名《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4年创刊,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协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16开汉文科技类皮肤性病科专业期刊,改为季刊;2006年,为适应皮肤性病科研究成果的日益繁荣的现状,改为双月期刊,逢双月28日出版;2010年,为进一步明确杂志的定位,扩大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及广东省新闻局批准杂志更为现名。自2012年8月起,本刊授权北京万方数据库进行论文的DOI码标注,进一步扩大了在国内外的传播力度。据“中国知网”提供的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目前本刊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大学等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的3304个机构用户和分布在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读者下载引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影响因子为0.843,居皮肤科专业期刊前列。
本刊目前设有主题,突出特色,含专题论坛、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公共卫生、护理园地、综述、继续医学教育等栏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皮肤病、性病领域的研究人员、医务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等,是皮肤性病学界专家、专业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
1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1.1 论著:皮肤性病、艾滋病的临床病例分析,临床实验、基础理论、流行病学研究等。
1.2 防治经验:皮肤病、性病、艾滋病、麻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防治对策等。
1.3 皮肤性病治疗:皮肤病、性病、艾滋病、皮肤保健和医学美容的治疗经验,新药物、新剂型、新技术的治疗研究。
1.4 病例报告:常见病、少见病、首见病及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典型病例报告。要求附寄具有特征的临床、组织病理彩照及其他特殊检查照片(病理照片须附文字说明、放大倍数、其特征组织相应在图中用箭头表示)。
1.5 综述和专题论坛等:反映国内外皮肤性病学新进展、新技术的文献综述、系统讲座或专为基层工作者拟定有实用性、普及性专题讲座。
1.6 会讯、有关消息。
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文稿应力求有严谨的科学性、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力求有新意和有益于读者。应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数据可靠。文字要求精炼、层次清楚、通顺,字体清楚规范,标点符号正确,数字准确。
2.2 文稿应按题名、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含题目、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打印。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自译名词在首次出现时注明原文,用简称时在首次应用时用括号写明全称。计量单位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的规定书写。中药剂量用“g”表示。
2.3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非公知公用的缩略号、字符、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除虚词外,其它单词首写字母均应大写。
2.4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并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下一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如: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China(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080,中国)。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以分号隔开。例:
曾凡钦1,顾有守2,佟菊贞3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510120;2.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500;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510080)
2.5 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中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编写,篇幅在100-300字,排印在作者工作单位下一行。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2.6 关键词:凡论文均应附关键词,排印在摘要下一行。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2.7 文稿中标题层次,一律按下列格式:
第一级标准1;
第二级标准1.1;
第三级标准1.1.1。
2.8 图表应力求少而精,凡可用文字简要说明的资料不必另制图表。正文及图表中各项数据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数据应核对无误。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χ2、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2.9 基金项目:如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并附项目批复证明。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排印在篇首左下角。
2.10 参考文献
2.10.1 应尽量精选,以公开发表并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为限,内部刊物、药厂宣传资料及待发表资料均不能作参考文献引用。论文的参考文献限5-20条。
2.10.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①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③如同一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示例:张三[1]15-17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5,7,9-12]……;张三[1]88-89……。
2.10.3 文献著录项目
① 主要责任者(著者、编者、学位论文撰写者、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报告撰写者、标准提出者、析出文章的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拉、西语采用“et al”、日语用“他”、俄文用“пup”。② 题名项(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③其他责任者(任选)。④版本项(初版可省略)。⑤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2.10.4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文献 类型 | 普通 图书 | 会议 录 | 期刊 | 汇编 | 标准 | 报纸 | 报告 | 专利 | 学位论文 |
标识代码 | M | C | J | G | S | N | R | P | D |
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2.10.5 参考文献表编排与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与著录格式如下:
2.10.5.1 专著的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示例:
[1]陈永锋.性传播疾病诊断治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18-20.
[2]奥多姆 RB,詹姆斯 WD,伯杰 TG.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徐世正,译.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292.
[3]Rook A, Wikinson DS, Ebling FIG, et al. Textbook of Dermatology[M]. 4 th ed. Oxford: Black 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86:534-535.
2.10.5.2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示例:
[1]郑锡文.我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C].//徐文严.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治疗—21世纪全国首届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5-7.
[2]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
2.10.5.3 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外文期刊可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规定的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
示例:
[1]顾有守.荨麻诊的鉴别诊断[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4):198-199,227.
[2]Riordan CA, Darley AC, Markey AC, et al. Unilateral Capilloartis[J]. Clin Exp Dematol,1992,1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