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数据库,美国剑桥文摘(Proquest-CSA)、美国乌利希国际索引(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GH)和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论著_临床研究、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专论与综述、重要信息、专论与综述、科研快讯、临床研究、科学快讯、基础研究、论著_重要信息、科学快讯_科研快讯、论著_技术与方法、论著_生物医学教学、论著_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教学、论著_心理学、论著_文献计量学、论著_医院管理、生物信息学、论著_药学
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1. 论文内容要具有创新性,论文中要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或新工艺、新方法。科技论文的论点是作者首先提出、发现的,或者有新的认识的。
2. 写作科技论文时要精选材料,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数据准确、描述客观,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谨,合乎逻辑。
3. 论文力求简短,要用最少文字,最短篇幅,精确地表达科研成果。同时,文字要简练、流畅,力避空泛的描述,要使用学术或专业用语来规范。
本刊撰稿要求:
论著类(包括摘要、图表、参考文献)、专论与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原则上为8000字左右(计空格字符数),但优秀稿件不限篇幅。连续20字与已发表文献雷同且未明确注明引用者,即视为抄袭,雷同率超过10%直接退稿。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题目:中文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加粗书写。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有基金资助的请在标题后用“*”号右上标标注。英文题目: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应该与中文标题所表达的含义一致,并且符合英文书写习惯。
2. 作者及单位:中文作者姓名采用小四号宋体&Times New Roman书写,放在文题之下,排好顺序;作者单位放在姓名下方,采用小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书写,若各作者为不同单位,则在姓名右上角以序号表示,姓名下方按序号标明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应写全称,注明科室。工作单位后加省、城市名和邮政编码。通讯作者:用△(上标)标注。英文作者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斜体,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全部大写,例:WANG Li-ping;英文单位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斜体书写,格式为:科室/专业,医院/学院名称,所属高校/地方部门名称,城市,省份,邮编,国籍。例:School of Life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首页脚注:文稿首页下方需注明:①该研究已获基金项目及编号;②作者简介;③通讯作者简介。
4. 摘要:中文摘要至少350字,采用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撰写。实验论文根据“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加冒号)四个层次撰写。综述文章采用“摘要”(加冒号)撰写。“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10个字需加粗。英文摘要ABSTRACT(字母全部大写):字数不限,但要与中文一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撰写。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采用“Objective”,“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加冒号)四个层次撰写。 “ABSTRACT”, “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 这5个词加粗。
5. 关键词:采用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撰写,选择3-5个词语,之间用分号隔开。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选取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关键词”这三个字需加粗。英文Key words: 要与中文对应,中间用分号隔开,标点之后空一格,每个关键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Key words”加粗。
6.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加冒号)用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加粗顶格书写。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 Document code, Article ID: 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顶格书写后用冒号。
注: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论著类用“A”,技术方法类用“B”,管理性文章“C”,报道性文章“D”,文件、资料用“E”,文章编号由编辑部给出,不必填写。
7. 正文格式及层次:全文采用1.5倍行距,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书写。标点符号遵照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的用法,本刊要求标点符号统一为输入法半角(中文部分用中文半角,英文部分为英文半角)。文中出现的所有数字、英文字母采用Times New Roman。图名、表头和参考文献均需中英文对照。计量单位与数字间必须空一格,如,50 g,12.5 μg·L-1 DDP。正文按照“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层次撰写。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顶格书写);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书写);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顶格书写),最好不要超过三级标题。各标题下面的内容均用五号宋体,标点符号用中文半角。一级与二级标题后回车,三级标题后空四格直接书写正文。
8. 表格与图片: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名位于表上方,居中(相对于表)、小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撰写。每个完整的表格应包含表头、表序、表内文字及注释,且均需中英文对照。图片的图名、图序、图内文字及注释均需中英文对照,位于图片下方,居中(相对于图),用小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撰写。图片要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公式需要自行编辑,不得复制图片等格式的公式,公式后面需用圆括号注明公式编号,示于公式行右端,全文公式依前后顺序编号。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方式需统一。文中引用需交代“见图...、公式...、表…”。图或表与其标题之间空一格,末尾无标点。
9. 致谢:采用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加粗。
10. 参考文献:所引参考文献必须以近2-3年SCI,PubMe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学术类期刊为准,通常应只引用与其观点或数据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期刊中的最新文献。本刊要求论著应在20篇左右,综述不得少于30篇。“参考文献(References)”需居中并加粗。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均用英文半角。引文序号须用中括号“[n]”表示(在文中需置于文字的右上角)。英文作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其中姓和名间空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