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25-52108425

首页 > 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临床医学

期间级别 : 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 

地区期刊目录 : 广东目录期刊 河南目录二类期刊 四川目录A类期刊 江西目录国家级期刊 福建目录省级期刊 宁夏目录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 :  复旦大学

出版周期 :  双月

ISSN :  1008-6358

CN :  31-1794/R

出版地 :  上海市

邮发代号 :  4-636

创刊时间 :  1994

专题名称 :  医药卫生综合

复合影响因子 :  0.826

综合影响因子 :  0.728

在线咨询编辑 立即投稿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A类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是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anaging and Technical Editors,ISMTE)会员期刊,也是上海市教委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市期刊协会理事单位,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


1  文题名  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和研究的特色,文题要恰如其分,不可夸大,尽可能具体、明确,避免使用“……的研究”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用副题名;来稿均须附有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2   作者署名和单位署名  作者应为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作者署名(限承担本文工作的责任人)一般不宜超过6名,置于题名下方,全部作者的姓名(包括汉语拼音姓名)均应列出,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单位的英文名称还应注明省份),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汉语拼音署名姓前(全大写)名后(第一个字首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双名间加连字线。应提供第一作者个人资料(学位,职称,是否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E-mail地址等)及通信作者(主要责任人)的电话、E-mail地址。

3 摘要  除病例报告外,其他文稿均须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短篇论著的摘要采用结构式,400~500字为宜,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目的部分简要准确地说明研究的直接目的或所阐述的问题;方法部分应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即:研究对象及分组,干预手段或措施,以及检测方法等;结果部分应给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以及统计学结果;结论部分简要说明经过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结论应有直接依据,避免推测和过于笼统含糊。专家论坛、综述类文稿的摘要为非结构式,但不宜写成引言式,字数不超过350字。英文摘要主要信息应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并符合医学英语表达习惯,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态,结论部分用现在时态,英文拼写用美式拼写。请务必认真撰写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质量太差的论文将直接退稿。

4  关键词  所有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关键词标引应从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

5  基金项目  若为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地脚标注基金项目的中、英文名称及编号。

6  正文格式  专著研究类报告一般分为“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病例报告一般分为“病例资料”和“讨论”2个部分。各部分以下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

7   文字和名词  文稿力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可靠。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应前后统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新名词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时应在名词后面括号内注明原文。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为准。药品名称以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8   图表  图和表应简洁明了,结构完整,有自明性。图、表均应有简明的中、英文标题以及英文注解;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  应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体除外),如m (质量)、t(时间)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g(克)、L(升)等。图表中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例如“t/h”,“m/g”等。表示量浓度或质量浓度时,一般使用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含量单位的分母。

10  数字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检验结果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比。如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应为0.75。

11   参考文献  作者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要列出参考文献注明出处,以证实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作者应仔细挑选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近3年的文献应多于30%。非正式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一般不引用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包括:作者姓名、文题、出版者名称、出版年、卷、起-止页码。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前3名,其后再加“等”或“et al”。文献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名用首字母大写)。正在印刷或即将付印的文章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注明“(在印刷中)”或“(in press)”。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编号标注在文献作者姓名之后或引文内容之后,文献作者为两位时,文内引用处应列出两位作者的姓名,之间用“和”连接,在第二位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文献角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国内论文咨询 SCI服务 课题专题 数据分析服务 实验咨询 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