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国家级核心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
论著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荟萃分析 误诊误治分析 述评 基础研究 综述 罕见病报到 络病论坛 短篇报到 心血管病研究 脑血管病专题 肺癌研究 疑难病例讨论 肾脏疾病专题 药物不良反应 呼吸系统疾病专题 脑血管疾病专题
1 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论著类(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等一般6 000字左右为宜(包括摘要、参考文献),临床经验类一般4 000字左右为宜(包括摘要、参考文献),病例报告类(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一般不超过2 000字(包括参考文献)。
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 来稿请标明第一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职称及工作单位。多作者可指定一名通信作者。来稿首页必须注明与编辑部联系的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E-mail。
4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脚注于文题页作者署名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76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5CB523301)”,并请附基金证明复印件,可优先刊登。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5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6 摘要 论著类需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检验值)及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一般200~250个汉字。综述需附中、英文指示性摘要,一般50~100个汉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汉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作者应全部列出;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 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o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通信作者以“Corresponding author”表示。
6 关键词 论文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翻译的最新版本《医学主题词表(MeSH)》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惯用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英文缩写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7 临床试验注册号 逐步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8 正文层次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层次序号,如1、1.1、1.1.1……序号顶格,段落内连排的序号用(1)、(2)、(3)……。
9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0 统计学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的有关规定书写,统计符号一律用斜体。(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达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生存时间资料;用例数和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3)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对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可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于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若考虑协变量的影响,可采用协方差分析。对分类资料可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有分层因素或其他影响因素时,可采用CMH卡方检验。对生存时间资料可采用生存分析。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时,可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可采用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方法,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对于诊断试验可采用一致性分析、ROC曲线分析。
11 名词术语 以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最新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不用商品名。
12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拆开转行。
13 表和图
每幅图、表应有序号和言简意赅的题目。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若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如F值、P值等),则在该项上面加一条分界细横线;要合理安排纵标目和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线条图用制图软件绘制,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直接标在图片上,如寄照片则每幅图的背面应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且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位。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组织(病理)学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14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
15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6 参考文献 按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的格式为准; 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期刊文献末尽量加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DOI)。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尽量引用近期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