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学(Hepatology)在我国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我国从事肝脏学研究的机构和队伍比较薄弱,大多从内科、传染科、消化科、外科和病理科等转型或兼顾。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方面。对于肝脏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免疫性肝病、药物和化学中毒性肝病、肝血管性疾病等研究较少,甚或是空白。《肝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唤起有志于肝脏和肝脏病研究的学者和医务人员,扩大研究视野,在努力认识和征服肝脏常见病的同时,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一些较易忽视或较少见的肝病的重视和认识。《肝脏》本着团结广大肝脏病相关学界的作者和读者,积极传播和交流肝脏学的知识和信息的宗旨,积极推动我国肝脏学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肝脏》坚持把重点放在临床,为推进肝脏病诊断、治疗、教学、学术讨论和争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园地。
包括论著、临床与基础研究、热点论坛、综述、讲座、经验交流、病例报道、学术争鸣、新技术介绍和国际学术动态等。
1 文题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以内汉字为宜。所有来稿必须附上英文题名。
2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排在作者姓名下一行。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脚注于首页左下方。 如果有通讯作者,还需列出通讯作者的职称、学位以及E-mail联系方式。
3 摘要 用结构式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内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意义)、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须译成英文。
4 关键词 3~8个。尽可能用最新版的《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中译名按《医学主题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或最新的权威性专业词汇,如《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英汉生物化学词汇》(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
5 中图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一般每篇文章标识一个分类号,多个主题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在前,多个分类号间用分号";"分隔。分类号一般在关键词下一行标注。
6 表和图 凡能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简述其主要发现。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数据表采用"三线表"。为便于表格的排版和版式的美观,表格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按下列顺序选用:﹡,#,△,☆,▲,★;在表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
7 参考文献 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内部刊物、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时,可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
8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根据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由特定起点与终点定界的时间段的表示,起点与终点之间以一字线即“—”为分隔符,而不再用波纹线即“~”,如2001-2004年(不再用2001~2004年)。除了上述时间段之外的其他计数、计量范围的表示,仍然用波纹线“~”,如3~6 kg。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20%~40%。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 cm×3 cm×5 cm。
9 统计学要求 按GB 3358.1-93《统计学术语》的有关规定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