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25-52108425

首页 >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期间级别 : 普刊 

地区期刊目录 : 广东目录期刊  天津目录期刊 河南目录三类期刊 江西目录国家级期刊 福建目录省级期刊 宁夏目录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 :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出版周期 :  月刊

ISSN :  1672-7878

CN :  32-1726/R

出版地 :  江苏省苏州市

邮发代号 :  28-194

创刊时间 :  2004

专题名称 :  药学

复合影响因子 :  0.278

综合影响因子 :  0.251

在线咨询编辑 立即投稿

《抗感染药学》以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办刊宗旨。

《抗感染药学》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药物与临床 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实验研究 综述与论坛 药物监护 其他论著 药物经济学  药事监护


1 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 作者单位应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
2 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历、专业、研究方向、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与电子信箱。 
3  来搞请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
4 稿件的原创性及合法性确认:请对有关成果的原创性进行确认, 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等现象。借鉴他人成果的, 需给出成果来源和相应的文献出处, 并在文中以上标的形式按顺序标注。请确认文中未涉及国家机密。
5 优先刊登原则:对各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课题文章, 审校后优先刊登。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编辑部有权对采用的稿件作必要的修改、删节; 凡涉及文稿原意的重大修改, 则请作者考虑后自决。
6 版权:本刊已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稿件一经发表, 即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 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来稿刊出后收取版面费者并赠送当期刊物 2 册。
7  稿件应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格、参考文献等。稿件以单倍行距, 宋体(英文用 Time New Roman  字体), 页面设置为 A4 纸排版, 具体格式和字体参见本刊论文模板。

8题名:题名须简明确切, 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 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 20 字, 不得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和不常见的外来语等。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英文题名及单位名: 实词首字母应大写, 虚词大于和等于 5 个字母的应大写。

9 作者及单位地址:文稿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 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 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 是论文的法定著作权人和责任人。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 并附邮政编码。

10 摘要:论文需要同时提供中文、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以200~250 字为宜, 英文摘要 250 个实词左右。中文、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结构式, 4 个部分:目的(Obje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中文摘要请用第三人称书写,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表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 请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院”等作为主语。

11英文摘要:ABSTRACT 写在中文摘要之下, 其间空 1 行。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 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审阅、修改。

12 关键词:列出 3~8 个中、英文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号相隔, 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单词的第 1 个字母(除专用名词外)应小写。

13分类号: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由本刊编辑部根据文章内容统一填写)。

14 正文: 正文各部分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尽量减少层次;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 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 如“1”,“1.1”,“1.1.1”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 后空 1 字距接排标题。

15 ⑴前言:一般勿超过 250 字。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 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以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 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公式的推导。

⑵实验材料: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以《中国药名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为准。如名词较长时, 可用缩写, 但文中首次出现时注明全称; 少用代号, 尽量不用商品名。研究对象(动植物、微生物)应注明拉丁名(斜体), 中药材应说明鉴定人及存放地点。实验动物应标明合格证号及清洁级, 报道的大鼠和小鼠至少为清洁Ⅱ级。实验动物或人的性别、年龄和实际测得的体重应该用均值±标准差(x±s)   及可信区间表示。当实验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时, 作者应当声明。只有符合机构责任委员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或依照 1975 年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1983 年修订), 才能进行人体实验。应省略患者的姓名及医院号码, 动物实验应遵循相关机构提供的维护与使用说明。

⑶实验方法:尽量简洁明了, 数据报道注意有效位数和精度。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 可引用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要求论文语言流畅, 逻辑关系明确。精简图(纵、横坐标线上数值相同的应合并成一个图)表和公式, 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

⑷计量单位与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间。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如常用法定单位“mg?kg-1?d-1”或“mg/(kg?d)”等。为变量的量符号一律采用斜体。表达量值时 ,一律采用单位的国际符号, 用正体。

 ⑸国际代号与缩写: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例如: 秒 (s), 分钟 (min), 小时(h), 天(d), 年(a), 每天一次(q.d), 每天二次(b.i.d), 每天三次(t.i.d),等。植物分类中的科、属、种拉丁文(首字母大写, 其余字母小写)采用斜体, 植物定名人用正体。

⑹数字:量词与序数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 20 世纪 80 年代, 第 1 卷; 作为词的、表构成定性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用汉字, 如二位体、三叉神经痛等。有效数字: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 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 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在一组中的应考虑到个体差异, 一般以 s 的 1/3 来定位。如: (4 820.5±340.8)g, s 的 1/3 超过 100 g, 平均值的波动在百位, 故应写为(4.8±0.3)kg。

⑺图和表:图表要设计合理, 达到自明, 即使单看图表也能大体了解实验内容。图表题名用中文表达, 内容用中文表达。表格用三线表, 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斜体), 单位符号在后, 其间加一斜线的方式表示, 如: 时间( t/h) (表示以 h 为法定单位的时间)。图表中纵坐标线上的数值相同的能合并的可将其合并成一个图表。表中的内容按主(置左)、宾(置上)分类, 图表都应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文中只有 1 个图表时, 仍用“表 1”或“图 1”表示。

⑻命名:学科名称按国务院(国函〔1987〕142 号文件规定,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称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科名词。

⑼统计学方法: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如参数检验法(t 检验、u 检验、F 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成对资料的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等)、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同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并注明实验观察的例数(n)。ED50(LD50、IC50 等)应计算其 95% 置信区间,并作 probit 分析(Bliss 或 Finney 分析)。显著性结果以“*1 P<0.05, *2 P<0.01, *3 P<0.001”。

⑽结果与讨论: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凡用文字能说明的问题, 不用表和图。如用图和表, 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 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讨论部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主要阐述研究的新发现及对结果的分析, 不重复引言及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 避免不成熟的论断。

⑾致谢:对论文仅作过某种帮助, 或协助作了某项工作或作者个人予以感谢的, 可放在文末。

16  .主要参考文献 

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 5 年来主要公开文献为限。论著勿超过 10 篇, 综述适当放宽, 但应精选, 一般不超过 30 篇。参考文献其格式与标点符号要严格按本刊规定。参考文献的作者 3 人以下, 请列全; 第 4 人及以上作者, 只列出前 3 名, 其后加“等”(中文)、“et  al”(英文)。为利于计算机处理和检索与统计的原则, 须有参考文献的类型和载体类型标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国内论文咨询 SCI服务 课题专题 数据分析服务 实验咨询 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