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25-52108425

首页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期间级别 : 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 

地区期刊目录 : 广东目录期刊  天津目录期刊 河南目录三类期刊 江西目录国家级期刊 福建目录省级期刊 宁夏目录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 :  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周期 :  月刊

ISSN :  1673-7040

CN :  21-1548/R

出版地 :  辽宁省沈阳市

邮发代号 :  8-56

创刊时间 :  1990

专题名称 :  外科学

复合影响因子 :  0.870

综合影响因子 :  0.816

在线咨询编辑 立即投稿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并由“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独家收录;同时,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为来源期刊。主要刊登美容整形外科及相关学科在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均可)及基础理论研究。


临床研究论著、读者·作者·编者、综述、基础研究论著、临床论著、瘢痕研究专题_论著、人物介绍、个案报告、述评、护理论著、鼻整形专题_论著、眼睑整形与解剖研究专题_论著、脂肪专题_论著、血管瘤治疗专题_论著、乳房美容整形专题_论著、激光美容整形专题论著、面部年轻化专题论著、干细胞专题_综述、干细胞专题_论著、耳部整形美容专题_论著、实验研究论著、乳房美容整形专题_综述、教学论著等


1. 内容
美容整形外科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的论著、专家笔谈;美容整形外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研究生论文 )、综述、讲座、临床经验(包括经验教训)、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国内外美容整形外科学术的新进展、学术动态、各种学派不同观点的研究趋向,评论性 论文 等;国外美容整形外科学术代表团访华时所作的重要学术报告;最新美容整形外科书刊的评介、学术争鸣;美容整形新设备、新材料、新药品的介绍;美容保健的方法及美容心理的研究;学科建设、发展及美容市场调查、整顿的经验;美容保健的科普知识;读者来信等。

2.要求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期刊的规范和标准。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逻辑性。要求重点突出、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晰。

2.1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论文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勿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

2.2 文稿 论著全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正文前应附300字的中文摘要、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结构式书写,文题和作者单位须英译,姓名及省、市名用汉语拼音。综述、讲座、专家笔谈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要求综述类文章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主要的结果和结论。也可写成指示性摘要。论著、综述、讲座、专家笔谈等应附有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 论文 分类号,可选用1~3个,主分类号排前,分类号之间用“;”分隔。临床经验、短篇报道、个案报告等以1000左右为宜。

2.3 图表 图、表须分别绘制,附于文内(不得使用复印件)。图、表要少而精,表格应使用三线表,线条图请用硫酸纸或标准绘图纸绘制,图、表的题目要写清楚并打字。照片应选用典型的治疗前后和实验过程的对比照片(黑白、彩色照片均可),并提供清晰的原始照片。病理和组织学照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照片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作者姓名、图序、图题、图的上下方向。图、表、照片均应在文中的准确位置标引。

2.4 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书写方式参照中华 医学 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 医学 上的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2.5 统计学处理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选择依据和所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2.6 参考文献 引用公开发表的近2~3年的研究原著,勿引用译文、文摘、转载、内部资料(可在文中用脚注说明),引用的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和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右上角的方括号内。 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条数不限。参考文献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对电子版文献内容,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按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的有关规则处理。作者是3名以下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

2.7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 1996.]。

2.8 医学 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医学 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的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文 医学 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的中文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品,不用商品名。

2.9 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2.10 作者 主要作者的简介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2.11 注意事项

1 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作者单位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介绍信上须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

2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委及编辑有权对决定刊登的稿件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均提请作者考虑。

3 经审核的文稿,要求作者按退修意见修改后,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TXT)存入软盘,将稿件的文题及稿号标注在软盘上,与打印的修改稿一并寄回编辑部。

4 欢迎使用网上投稿及发送修改稿,在主题中注明“投稿”或“修改稿(注明稿号)”。

5 论文 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明复印件,以便快速刊登。 论文 刊登后的获奖者,请及时通知本刊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国内论文咨询 SCI服务 课题专题 数据分析服务 实验咨询 专利申请